
5月25日,在“2023年河南省科技活动周”来临之际,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带着“会说话的石头”——矿石标本,走进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向青少年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点燃孩子们科学的梦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活动现场,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地质学专家结合河南省典型岩石矿物的类型、成因、用途和科学价值等相关知识,我省神奇的地下宝藏,普及代表性矿产资源,引领同学们走进神奇的矿物世界。从身边的矿泉水、颜料、铅笔出发,大家逐步了解了大自然中的萤石、铅锌矿、钼矿、金矿、生物碎屑岩、泥质条带状灰岩、花岗岩……矿物的精美与灵动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像一件件神奇的艺术品,让人不由为之赞叹。“像这种钼矿、铅锌矿、金矿石(石英脉金矿石)大家平时很少能见到,但在河南,他们都属于优势矿产,在全国储量排名中都很靠前,都是我们国家的‘家底儿’”。同时,以西峡恐龙蛋化石、三叶虫为切入点,围绕古生物化石的概念、类型、成因和科学价值等阐述恐龙蛋等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知识。通过知识小问答、实物展览,和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的事例,介绍小朋友们踊跃参与,近距离感受到了化石与矿物的风采,培养了兴趣,认识了矿物、古生物化石演变、珍稀化石、多彩宝玉石等相关科学知识。“这串绿葡萄原来是绿松石呀!”通过对岩矿石的辨识,孩子们既惊奇又惊叹,发现了大地之美,点燃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之光,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他们对自然资源科普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在他们幼小的心田播下了自然资源生态文明的种子,使孩子们在科普活动中有所观、有所学、有所想和有所得。
多年来,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院认真履行公益一类的社会职责,积极组织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科普活动进校园中,的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自然资源科普知识,认识我国矿产资源概况,了解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