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卢欣祥教授应邀参加中国前寒武纪与成矿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当前国内外前寒武纪研究的新进展和取得的新成果,对中国矿产地质志之前寒武纪与成矿进行总结。陈毓川、沈其韩院士等院士和来自山西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上,沈其韩院士介绍了东北及山东等地前寒武纪矿产的研究情况;前寒武纪与成矿专题负责人沈保丰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前寒武纪矿产研究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白云鄂博超大型铁-稀土-铌矿床是中元古代与海相火成碳酸岩浆有关的叠生型矿床,“热液叠加改造型”是中国BIF型铁矿床中的主要富铁矿类型,河南舞阳地区赵案庄铁矿床是中国最古老的岩浆型铁矿床等。
会议期间,我院卢欣祥教授介绍了河南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分别就金属与非金属作了发言,并对已有的成矿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补充。